- 追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:"三个不相信"背后的英雄之路3029 字2021-02-26 11:12
- 中宣部授予孙景坤、徐振明同志“时代楷模”称号1098 字2021-02-26 11:03
-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"提灯人":"战士们都叫我假小子卫生员"
70年岁月变迁,从战火硝烟的年代到新时代,每当王秀云回想起来,都会抑制不住淌眼泪。
1643 字2021-02-26 10:55 - 中国人的故事|致英雄孙占元:忘不了那句“跟我上”!3017 字2021-02-26 10:25
- 战地摄影记者黄宝善:以钢铁意志拍摄《钢铁运输线》
“敌机来袭,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隐蔽,但摄制组人员的第一反应是保护设备和拍摄的资料。摄影机就是我们的‘钢枪’,人在武器在。”
2274 字2021-02-26 09:40 - 战地记者李清廉:噙满泪水写下《无名烈士之歌》
“我是记者,战场在哪里,我就在哪里。哪里战斗激烈,我就去哪里。”
2003 字2021-02-26 09:25 - 香港艺人陈百祥:“我的人生黑白分明”2295 字2021-02-26 15:37
- 朱婷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荣誉称号366 字2021-02-26 21:42
- 对他们,唯有致敬!1711 字2021-02-26 12:33
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——致敬最可爱的人(五)
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,新华社记者采访拍摄了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。
0 字2021-02-26 15:35 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——致敬最可爱的人(四)
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,新华社记者采访拍摄了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。
0 字2021-02-26 15:35 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——致敬最可爱的人(三)
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,新华社记者采访拍摄了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。
0 字2021-02-26 20:03 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——致敬最可爱的人(二)
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,新华社记者采访拍摄了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。
0 字2021-02-26 20:03 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——致敬最可爱的人(一)
为了铭记那段气吞山河的壮烈历史,新华社记者采访拍摄了70多位志愿军老战士。
0 字2021-02-26 23:23 - 中国人的故事|魏巍:战火纷飞中,书写“最可爱的人”
他在前沿阵地上采访了3个月,写就了感人肺腑的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《战士和祖国》等通讯。
3823 字2021-02-26 11:01 - 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场战役,他用身体接通电话线!704 字2021-02-26 10:55
- 致敬!他们永远都是“最可爱的人”
一个人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,但一个为祖国和人民,建立赫赫战功的共和国英雄的生命,却可以超越生命的长度拓展生命的宽度。
1138 字2021-02-26 10:33 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|徐振明:为将军守陵,此生不改
战争时期,他拿起枪杆,在枪林弹雨中穿梭,英勇作战; 和平年代,他放下功名,在烈士陵园里坚守,守护英灵。
1631 字2021-02-26 10:17 - 特级英雄杨根思 用生命诠释誓言
在战前,他曾经发出“三个不相信”的英雄誓言,这一誓言至今仍然流淌在中国军人的血脉中。
724 字2021-02-26 13:52 - 伟大胜利 英雄赞歌|薛剑强:铁血战魂 精神永存
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牺牲的11位师级以上高级将领中,116师参谋长薛剑强是最年轻的一位,他牺牲时年仅29岁。
977 字2021-02-26 13:39 - 张定宇在人民日报撰文:平凡人也能成为真英雄1257 字2021-02-26 10:36
- 从飞行营长到技术室主任,他完成了属于自己的"转型突击"
在铁与火的淬炼中,他们对未来战场和岗位任职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实践。
1396 字2021-02-26 10:11 - 英雄不朽丨周厚刚:智勇双全 血铸雄关1289 字2021-02-26 09:22
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|血战铁原:记志愿军老战士王应邦
那一年,王应邦和他的战友们就是唱着这首歌,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的。
1245 字2021-02-26 09:55 - 泪目!志愿军老战士70年后再忆抗美援朝0 字2021-02-26 09:40
- 88岁老战士穿上旧军装,这句话真硬气!698 字2021-02-26 09:24
- 寻访抗美援朝老兵|米玉岗:只要山上有一个人,敌人就不敢去!2675 字2021-02-26 09:09
- 抗美援朝老兵唐章洪讲述:炮弹像长了眼睛一样飞入敌群
70年前的那场战争在他的额头和耳朵上留下了伤痕,也给他留下了一生中最深刻的记忆。
1252 字2021-02-26 10:49 - 我记忆中的申亮亮:他用生命的最后37秒,保护了战友
在亮亮的遗像前,我向他保证:不辱使命、坚决完成好维和任务。而这,也是亮亮的心愿。
1700 字2021-02-26 10:31 - 从学会开飞机到打落敌机,他只用了2年3711 字2021-02-26 09:20
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|记志愿军老战士文工队员任红举
当年那个十六七岁的青年,那群朝气蓬勃的文工队员,那支雄赳赳气昂昂的百万雄师,正像是金达莱,在战地盛开。
1354 字2021-02-26 08:26 - 又一巨星陨落!今年,已有30位院士离开了我们……
他们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我国的科研事业,呕心沥血,值得我们铭记。
3580 字2021-02-26 14:28 - 抗美援朝老兵提起当年送上战场的那匹马儿,他泣不成声2577 字2021-02-26 09:16
- 抗美援朝战场上,他的任务是安葬牺牲的志愿军烈士……
70年过去,张书义还是会不时想起朝鲜半岛上涟川郡的那片小松林。 那里,有他珍藏一生的回忆。
2643 字2021-02-26 09:08 - 一级战斗英雄李家发:战火青春 英雄永生
在攻占主峰的战斗中,为了给受阻的部队扫清前进障碍,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地堡机枪眼,壮烈牺牲,年仅19岁。
800 字2021-02-26 09:00 - 伟大胜利 英雄赞歌|杨宝山:以热血和生命捍卫军人使命
敌人再凶狠,杨宝山和他的战友们都没有丝毫畏惧与退缩,他们顽强抗击、浴血奋战。
1095 字2021-02-26 08:55 -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:65载深藏功与名 坚守初心建设家乡871 字2021-02-26 08:51
- 11年!他是贵州驻村时间最长的扶贫干部880 字2021-02-26 14:18
-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|林炳远:顽强守阵地 孤胆战群敌
在上甘岭战役中,林炳远共歼敌140余人,被志愿军授予“二级战斗英雄”称号,记特等功。
1152 字2021-02-26 16:47 - 老战士周文:为了不再做亡国奴,我上了前线
作为一名通信兵,接电话线是周文的主要任务。为了保障部队通信畅通,周文强忍身上十多个疥疮带来的疼痛,每天和战友们穿梭在阵地前沿。
1054 字2021-02-26 10:36 - 中国人的故事|崔蕴:嫦娥五号背后的“铸箭人”
熟悉崔蕴的人都说,他就是为火箭而生。
2601 字2021-02-26 10:24 - 抗战中,活跃着一个“白求恩”群体5487 字2021-02-26 09:53
- 她们奔赴数千公里来到爱人驻地,让雪山界碑见证爱的誓言
三名军人不约而同地选择在驻地与爱人登记结婚,在生命中留下“帕米尔”这个爱的印记。
2116 字2021-02-26 09:02 - 96岁老战士荣立一等功为何鲜谈往事?他的回答让人想哭799 字2021-02-26 14:50
- 伟大胜利 英雄赞歌|刘维汉:奋勇杀敌生死以
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烈士陵园的纪念墙上,刻录着574位革命先烈的英名。常德市抗美援朝期间唯一的特等功臣、一级战斗英雄,年仅26岁的刘维汉名列其中。
978 字2021-02-26 14:34 - 抗美援朝老兵孙景坤:上战场保家卫国,回家乡为民解忧
脱下这身胸前缀满勋章的军装,孙景坤在人们眼中,是一个心系集体的生产队长,一个躬耕乡野的庄稼汉,一个大公无私的老兵。
2959 字2021-02-26 09:14 - 志愿军老战士徐振明:战火中荣立战功 转业后为英雄守陵1450 字2021-02-26 09:05
- “兵专家”的冲锋:让战车回归战位,是他不变的梦想
张俊凯更是紧盯战场,练就过硬技能,以“工匠精神”守护着车辆装备,成为该领域的一名“兵专家”。
3766 字2021-02-26 08:59 - 革命到老学习到老的林伯渠2128 字2021-02-26 14:41
- 【追寻先烈足迹】敬礼!抗美援朝老战士
他们缅怀的不仅仅是朝鲜战场上牺牲的221位战友,还有过去的峥嵘岁月,敬一个军礼,是老兵对烽火岁月的追忆,更代表对祖国永不磨灭的忠诚。
1046 字2021-02-26 14:02 - 烈火中,他用最坚忍的潜伏,完成最勇猛的突击!346 字2021-02-26 13:54
- 巾帼典型共话脱贫攻坚的“半边天”力量1371 字2021-02-26 13:47
- 斯维亚特克创造历史 成为波兰首位大满贯单打冠军1553 字2021-02-26 08:58
- 全国乒乓球锦标赛,樊振东第3次问鼎男单1706 字2021-02-26 08:54
- 菲律宾众议长易人432 字2021-02-26 20:19
- 脱贫路上的生死坚守1301 字2021-02-26 17:46
- 从"陆战之王"到"海空雄鹰",这群"舒克&贝塔"令人敬佩
从“陆战之王”到“海空雄鹰”,“舒克&贝塔”们用6年的成长描绘着青春航迹,其间对梦想的执着、对信念的坚定、以及超越常人的付出,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学子逐梦海天。
3692 字2021-02-26 10:10 - 空军某旅侦察通信连班长郭高腾:牢牢铆在战位上1172 字2021-02-26 09:12
- 锡伯族志愿军飞行员那启明:首开全师入朝参战空战纪录
两次阅兵,跨越近70年,见证了一个91岁老人的一生荣光,见证了他记忆深处那场英勇的和平保卫战。
1061 字2021-02-26 08:51 - 军事科研人:从实验室到胜战之路有多长
为了让战旗更加鲜艳,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甘把忠骨埋红山”的红山精神依旧在这里传承弘扬……
3752 字2021-02-26 08:25